阮元的诗词,阮元的作品-古诗词网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过苍山第十五峰下登杨升庵写韵楼又至大云堂外观龙女花(庚寅)

[清]阮元

十五峰前洱水涯,旧楼还是野僧家。
楚雄垂柳不堪折,折得一枝龙女花⑴。

澹泉(庚寅)

[清]阮元

汲得无波井,其深如古潭。
由来上池北,穴出五华南。
澹欲生虚白,清何计苦甘。
曾陪隐之酌,似此又焉贪。

紫薇花院后圃坐月坛(庚寅)

[清]阮元

卅丈花垣一丈坛,石栏啜茗晚盘桓。
风知少女微时好,月向上□圆后看(园东有古柏二株望后见月便迟)。
竹柏两人影閒暇,星河万里指阑干。
且休久恋金波色,清露之中边气寒。

西宅后有紫薇二株葺其后屋题曰紫薇花院(庚寅)

[清]阮元

西堂后屋似閒衙,收拾荒园可住家。
山顶平横青玉案(正西玉案山),檐牙齐列紫薇花。
千枝琼树看成碧,一片卿云半是霞。
须与民间共疴痒,莫将官样负清华⑴。

立幅雪浪石屏①再用坡公雪浪石七律韵并镌字曰琅嬛馆仿苏公雪浪斋孙知微画法(庚寅)

[清]阮元

画仿眉州复定州,宛然溅雪激奔流。
摹成水法有蓝本,捲出浪花皆白头。
石脉千年磨不灭,江波半幅剪来收。
谁能挽得狂澜住,诗力苏斋抵万牛。

正月二十日偕刘王二叟竹林茶隐(庚寅)

[清]阮元

三人二百五十岁,隐入竹林同所憩。
举瓯啜茗作寿朋,少破从前独游例。
桐城寿者百四龄,谈笑游行啮甘脆。
自言弱冠入滇池,眼见乾隆平缅裔。
浪穹老年七十九,手披经解讲六艺⑴。
此乃门中古桃李,却并尚书红杏丽⑵。
南中地暖才立春,已似山阴欲修禊。
时花香叶青春深(时梅巳残桃李初开),绿筱新篁夕阳霁。
儿辈烧松烹洱茶,竹亭炉烟风细细(园东竹中有茶隐亭)。
羊求三径寂无声,惟有林间鹤清唳。
香山七老今得三,疑我年者使之计(左传曰疑年使之年)。

咏絮亭以画册寄索题 其二 红白桃花(己巳)

[清]阮元

白桃浅淡绛桃肥,半著冰绡半著绯。
莫道汉人无绮语,曹全碑里有桃婓(汉曹全碑桃婓婓与妃同)。

咏絮亭以画册寄索题 其一 海棠(己巳)

[清]阮元

春雨初飞二月时,洒成万点好燕脂。
偶然落尔生花笔,写出垂丝棠一枝。

屠琴坞庶常(倬)将出为县令所寓京城米市胡同有古藤二株自绘图卷索题(己巳)

[清]阮元

吴山楼前多竹树,旧是诗人读书处(昔琴坞与查梅史诸子读书吴出)。
瀛洲亭上看花来,偏我来时君又去。
君去正见江南春,韦杜东风不相遇。
记恋城南三宿住,两树藤花小琴坞(集韵去声)。

贞观金涂造象阿弥陀铜碑歌集翁覃溪先生斋中作(己巳)

[清]阮元

苏斋匝坐将哦诗,袖中我出金涂碑。
碑高四寸寸之六,黄金涂满光陆离。
阿弥陀碑四字额,左右盘以双翠螭。
其文六行行十许,骈丽犹是初唐辞。
一躯佛象共愿造,丹青金玉矜瑰奇。
慈风慧日振法界,却从胜范观良规。
造者赵婆长孙辈,其人泯灭知是谁。
贞观纪年廿有一,正是四海安平时。
此乃唐初正书体,出于北魏周齐隋。
北朝造像百千计,今多石刻留山陂。
刁遵高湛各铭碣,分明隋末欧褚师。
江左韩陵石颇少,中原楷法兹其遗。
奏刀刻铜力恢展,字小如黍微如丝。
蝇头蝉翅剧难拓,金枝细书廑见斯。
苏斋老人惊叹赏,碑者卑也此最卑。
予曰钜细各不朽,大碑屡见唐人为。
君不见贞观是年铭晋祠(晋祠铭亦贞观廿一年),文皇御笔书淋漓。
又不见三龛造象阙在伊,登善大书摩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