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燮清的诗词,黄燮清的作品-古诗词网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凄凉犯 其二 秋暮登陶然亭

[清]黄燮清

霜痕乍警。西风起、高城尽带寒色。采蓉路渺,思莼梦阻,最伤游历。

浮沈浪迹。问燕市屠沽信息。叹荒台、黄金寂寞,热泪向谁滴。

无计舒怀抱,借酒看山,为花移屐。登临念远,望佳人、暮云天碧。

欲讳离愁,奈青鬓丝丝露白。羡南飞、落照万里,雁影直。

探春慢 忆梅有序

[清]黄燮清

村与云深,路随香远,闲鸥三两寻到。
暗水通桥,疏篁阴屋,世外人家春早。
篱落横琴坐,乍惊起、空山幽鸟。
醉看万玉成烟,一轮红衬残照。
何事天涯倦旅,偏岁暮未归,信音绵缈。
月里元宵,雪前人日,孤负旧游怀抱。
愁听江城笛,总簸弄、相思清晓。
一度花期,匆匆还又过了。

玲珑四犯 题慈辉馆女史横琴坐月遗照,用梦窗体

[清]黄燮清

庭院空明,正露浥铢衣,凉浸纹荐。
水调烟情,难寄楚云天远。
幽梦不到人间,但付与、绛河清浅。
恁画楼、一霎西风,愁入数行新雁。
玉箫虚忆琼花馆。
二分秋、镜中消散(女史广陵人)。
钿徽莹作珍珠泪,合借冰丝成串。
无计遣得黄昏,星户长垂罗幔。
念沈郎腰瘦,肠断处,知谁见(图为沈竹斋茂才感逝之作)。

杏花天 题石芸士烟波画船图

[清]黄燮清

小楼梦断莺声入。
最无奈、伤春伤别。
栏干寸寸闲愁积。
秋比栏干曲折。
红窗外、游丝飏碧。
正风暖、水香三月。
一篷花影谁移楫,或是桃根桃叶。

八归 题周铁崖孝廉士綗藕湖泛月图

[清]黄燮清

池塘过雨,林阴催晚,流水数里绉玉。扁舟一叶秋俱远,摇曳柳枝疏影,竹枝新曲。

冰镜无尘留客住,待野鹭闲鸥同宿。看极浦、几点渔灯,伴夜静人独。

曾记垂虹泛棹,红儿低唱,细和参差横竹。紫云前度,碧云今夕,旧梦游仙重续。

望天高露迥,树杪烟鬟洞庭绿。清凉界、醉醒都好,戏采荷珠,归来衣袖馥。

暗香 忆西园栯梅,用石帚韵调

[清]黄燮清

冻烟暝色。补小楼画本,一枝长笛。夜静月寒,天付幽香美人摘。

如此溪山最好,偏耽误、词笺吟笔。便算有、驿使携来,离恨落琴席。

乡国。路寂寂。怕细数梦痕,翠藓堆积。凤筝暗泣。倚竹娟娟忍追忆。

江上归期未准,应望断、潇湘愁碧。问点点、清泪影。

可能寄得。

兰陵王

[清]黄燮清

晚天阔。
秋意江城漏泄。
河桥路,憔悴绿杨,几点归鸦弄残叶。
征衫大瘦绝。
弹铗。
清游未歇。
凉阴袖,三四暮蝉,似向西风诉离别。
平原控金埒。
看野草凄迷,疲马争啮。
烟中楼阁云堆叠。
望远水无际,乱峰争暝,苍茫残照赴雉堞。
正搔首时节。
凝结。
乱愁积。
算抑郁襟怀,筝柱能说。
黄昏泪洒青袍热。
但玉尘捶碎,唾壶敲缺。
遥情千里,试寄与,雁外月。

一丛花 同人游皇觉寺,时山茶花开,老僧沦茗饷客,词以赏之。

[清]黄燮清

临江萧寺夕阳中。垂柳舣孤篷。幽廊细径无人到,透春信、偏有东风。

天女散成,维摩拈出,色相总难空。

华严七宝斗玲珑。喷作杜鹃红。茶烟未许禅心定,又堆起、锦怅珠丛。

巾上唾痕,衫边啼晕,应与此花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写韵轩

[清]黄燮清

滴露融珠,吹香晕研,写来锦字争传。
笑碧山偕隐,犹待金钱。
贫是书生常例,无别恨、除是神仙。
谁修到、红尘艳果,紫极情天。
翩跹。
佩声去杳,千里外秦云,想像婵娟。
剩蠹馀残墨,尚照人间。
应叹寻常儿女,轻耽误、一晌因缘。
春归也,王孙未归,芳草经年。

醉花阴 题秋谷蘋香水阁填词图

[清]黄燮清

全家住入琉璃镜。
花气中央冷。
微雨湿斜阳,水上栏干,水底栏干影。
蛮笺小字翻香令。
对博炉烟静。
凉谱玉人弦,秋满疏帘,燕子难消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