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的诗词,苏洵的作品-古诗词网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我客至止

[宋]苏洵

我客至止,我逆(康熙本作迎)于门。
来升我堂,来饮我樽。
羞鳖不时,詈我不勤。
求我何多,请辞不能。
客谓主人,唯子我然。
求子之多,责子之深,期子于贤。

朝日载升

[宋]苏洵

朝日载升,薨薨伊氓。
于室有绩,于野有耕。
于涂有商,于边有征。
天生斯民,相养以宁。
嗟我何为,踽踽无营。
初孰与我,今孰主我。
我将往问,安所处我。

老翁井(他集互见诗)

[宋]苏洵

井中老翁误年华,白沙翠石公之家。
公来无踪去无迹,井面团团水生花。
翁今与世两何与,无事纷纷惊牧竖。
改颜易服与世同,无使世人知有翁。

苏氏族谱

[宋]苏洵

吾父之子,今为吾兄。
吾疾在身,兄呻不宁。
数世之后,不知何人。
彼死而生,不为戚欣。
兄弟之亲,如足于手。
其能几何,彼不相能,彼独何心。

木假山记

[宋]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菊花①

[宋]苏洵

骚人足奇思,香草比君子。
况此霜下杰,清芬绝兰茝。
气禀金行秀,德备黄中美。
古来鹤发翁,餐英饮其水。
但恐蓬藋伤,课仆加料理(元《群书通要》庚集卷三)。

途次长安上都漕傅谏议

[宋]苏洵

丈夫正多念,老大自不(康熙本作不自)安。
居家不能乐,忽忽思中原。
慨然弃乡庐,劫劫道路间。
穷山多虎狼,行路非不难。
昔者倦奔走,闭门事耕田。
蚕谷聊自给,如此已十年。
缅怀当今人,草草无复闲。
坚卧固不起,芒刺(康熙本作背)实在肩。
布衣与食肉(康熙本作肉食),幸可交口言。
默默不以告,未可遽罪愆。
驱车入京洛,藩镇皆达官。
长安逢傅侯,愿得说肺肝。
贫贱吾老矣,不复苦自叹。
富贵不足爱,浮云过长天。
中怀邈有念,惝恍难自论。
世俗不见信,排斥仅得存。
昨者东入秦,大麦黄满田。
秦民可无饥,为君喜不眠。
禁军几千万,仰此填其咽。
西蕃久不反,老贼非常然。
士饱可以战,吾宁为之先。
傅侯君在西,天子忧东藩。
烽火尚未灭,何策安西边。
傅侯君谓何,明日将东辕。

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二首 其二

[宋]苏洵

栽松成径百馀尺,隔径开堂似两家。
厌事共邀终日饮,渴春先赏后(康熙本作未)开花。
客来庭树鸣寒鹊,酒入肌肤忆冷蛇。
衰病不胜杯酒处(康熙本作困),醉归倾倒欲乘车(以上《嘉祐集》卷一五)。

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 其一

[宋]苏洵

十年尝作犍为令,四脉尝闻悯俗诗。
共叹才高堪御史,果能忠谏致戎麾。
会稽特欲荣翁子,冯翊犹将试望之。
船系河堤无几日,南公应已悭(康熙本作怪)来迟。

游嘉州龙岩

[宋]苏洵

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
往意纷何速,空岩幽自明。
使君怜远客,高会有馀情。
酌酒何能饮,去乡怀独惊。
山川随望阔,气候带霜清。
佳境日已去,何时休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