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傅良的诗词,陈傅良的作品-古诗词网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丙辰寄国举兄

[宋]陈傅良

是间南极老人星,乔木脩篁亦有情。直向朱明为后殿,不随黄落入秋声。

儿孙衮衮看新出,兄弟团团得晚成。笑阅世人心事短,却从黄老问长生。

挽尤延之尚书 其三

[宋]陈傅良

向来诸老独岿然,羸不胜衣万事便。灯下细书批敕字,雪边先著趁朝鞭。

岂应无故令身健,却止功名与世传。遗奏定留封禅藁,凭谁吹送九重天。

寄题陈同甫抱膝亭

[宋]陈傅良

稻粱不难谋,轩冕亦易得。
胡为抱膝翁,恻恻复恻恻。
秋风堕碧梧,凤鸟去无迹。
愁吟草际蛩,儿女泪盈臆。
忽然一长啸,孤响起空寂。
令人识雅颂,一唱三叹息。
室庐在路傍,耕凿在民籍。
行人听笑语,稚子共眠食。
读书果何罪,须发又半白。
此意太劳劳,此身长抑抑。
抱膝且不可,出门更何适。
但勿问门外,蓬蒿若干尺。

戏题止斋丛石

[宋]陈傅良

虽无壁立翠琅玕,聊当庭前犊鼻裩。
我亦闻之方伎者,众山皆大小为尊。

寿叔祖母

[宋]陈傅良

三阳昨夜转洪钧,凤历今年又纪寅。
再拜与君觞寿母,更生犹我面先人。
儿孙夹侍浑忘数,梅柳前陈不记春。
从此常为汤饼主,賸看诸妇抱麒麟。

戊午寿国举兄

[宋]陈傅良

一母分身四白头,从今家事付儿流。
只须老草供觞味,乍可婆娑伴钓游。
劳世万人输暇日,好天一雨荐新秋。
平章何物宜为寿,三十余年晏子裘。

沈仲一送菊自言封殖之劳欲得诗为报为赋三绝 其三

[宋]陈傅良

愁乾手自搭连筒,苦雨丁丁杙小篷。
乞得花开急催客,明朝恐已著霜红。

始生七章章八句上皇子嘉王生辰 其五

[宋]陈傅良

吾方贵吾生,相彼多阽危。岂伊天地公,而独及我私。

于焉识仁端,一物岂忍遗。当思宇宙间,寿域咸熙熙。

约同舍蜀人王德修三首 其二

[宋]陈傅良

畴昔梦溯江,巴陵至瞿唐。两崖束秋旻,中有一带苍。

安流进分寸,怒去千丈强。求君竟不得,望之涕淋浪。

往日事已然,来日理未详。

题瑞安宰朱元成乃祖云壑庄图

[宋]陈傅良

功成不受富贵污,轻舟翩然下五湖。至今风流在姑苏,我复见此云壑图。

两坡乔木樛相扶,残山剩水千里馀。天际未知何有无,一苇横绝双风蒲。

杨花春岸秋莼鲈,在在著此儒仙臞。世无宗师貌不如,谁其嗣之吾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