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的诗词,王夫之的作品-古诗词网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金人捧露盘 和曾纯甫春晚感旧韵

[明]王夫之

古崧台,双阙杳无踪。忆潮平、细浪溶溶。龙舟渡马,依然先帝玉花骢。

冲冠发指,旗挥星落,血斩蛟红。怨苍梧,班管泪,沈白日,瘴云中。

更背飞,孤影飘蓬。今生过也,魂归朱邸旧离宫。苔残碧瓦,鸳鸯碎,蔓草春风。

望梅 忆旧

[明]王夫之

如今风味,在东风微劣,片红初坠。
早已知、疏柳垂丝,绾不住春光,斜阳烟际。
漫倩游丝,邀取定巢燕子。
更空梁泥落,竹影梢空,才栖还起。
阑干带愁重倚,又蛱蝶粘衣,粉痕深渍。
拨不开、也似难忘,柰暝色催人,孤镫结蕊。
梦锁寒帷,数尽题愁锦字。
当年酝就,万斛送春残泪。

粉蝶儿 咏霜

[明]王夫之

问天涯,有几多寒情冷绪。
怕春来、游丝飞絮,更因风,黏住了,江天红树。
弄轻盈,勾引教飞去。
悄不知,小桥西荒鸡催曙。
月斜时、揉碎一天珠露,苦恁将,酸风勒住。
尽凄凉,拚与寒鸦低诉。

金明池 新柳

[明]王夫之

多幸烟和,无妨风细,袅袅自怜春软。
娇小甚、鹅黄绽处,但一叶两叶初剪。
拚多情、拖逗波光,映岸侧、镜影苔茸深浅。
总冉冉相依,摇摇不定,约约匀匀低转。
不问花期今近远。
只着意韶华,殷勤欲绾。
忍微寒、待莺已久,向落日、藏鸦不惯。
定谁知、无限柔情,对残月晓风,翠眉难展。
只片晌停凝,经时荡漾,独自来回消遣。

望湘人 归雁

[明]王夫之

到君生寒里,寒尽春边,惺惺还自分晓。
烟水无涯,关河何处,长是梦魂飞绕。
任不归来,也堪信宿,柰他幽悄。
尽江南、草长鱼肥,难把寸心灰了。
历尽墟烟晚照,更天低月暗,风凄云窅。
脉脉自孤征,冷觑垂杨栖鸟。
随处生缘,暂时留恋,只爱桃英娇小。
问他日、万片秋声,谁领取江天缥渺。

双双燕 除夕忆家兄

[明]王夫之

荒山百里,想残雪初晴,应同消受。
莫还似我,祇共寒垆相守。
重叠山河冷泪。
更梦对、团圞春昼。
读书帷里华镫,献寿堂前椒酒。
辜负。
当年人说。
道仙苑芝英,一时三秀。
山移海涸,别是人间花柳。
还听金鸡玉漏。
怕天也、妒人长久。
但念今夕相怜,莫问明年健否。

瑞龙吟 别恨

[明]王夫之

天涯远,凝望迢递层阴,夕阳一线。
几番拚不相思,曾种情苗,待谁割断。
初相见,也似轻薄杨花,随风飘转。
无聊且付閒心,灯下香前,自寻幽愿。
漫道天台桃径,重逢刘阮,残红一片。
又随流水飘零,凋残故苑。
盈盈脉脉,烟锁芙蓉巘。
劳想像、扇影低回,佩声缱绻。
梦里啼莺,似把游人唤。
又恐春期浅,辜负却、翩翩画梁双燕。
此情谁欣,一帘春晚。

解语花 鸳鸯梅

[明]王夫之

罗浮月下,豆蔻胎中,许结同心侣。
渐启朱唇。
含浅笑、不倩绿衣歌舞。
暄风疏雨。
红袖敛、芳心自吐。
一双双、永不分离,何事还含醋。
照影银塘低觑。
向香泥玉藕,暗中增妒。
彩禽欲唼。
还应惜、自趁桃波飞去。
绿阴深处。
尽抛与、多情细数。
不差池、三十六双,作宜男绣谱。

诉衷情近 秋望

[明]王夫之

遥天一碧,回望西飞白鸟。
乍临镜水摇空,又向莲峰弄影。
风起素光斜映,薄袂萧清,悄觉凉襟迥。
双眸炯。
今古寸心孤另。
亭皋一叶,坠响枫林静。
还重省、閒愁元鸟,归迟幽绪,藕花香冷。
梦到今宵永。

归朝欢 春晚

[明]王夫之

不道春光消不得,风风雨雨落红积。
馀芳一片尚嫣然,倡条冶叶谁相识。
幽情还自惜,向他时,断虹残雨,留取韶华迹。
游丝袅袅娇无力,难凭远觅春消息。
也知春只在天涯,杜鹃莫诉春归急。
柳带烟如织,从容绾住东流疾。
任桃花路杳,天台不道仙源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