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稻余香,春花复梦,小帘依旧深贮。垂柳楼台,半护碧云归路。
怎隔年重认轻盈,浑未改檀唇绣羽。无语。见画阑干外,东风吹絮。
此例相沿应许。那离恨天边,多少幽女。话到三生,命比雪娘都苦。
偏记得庭院依稀,算不枉玉箫分付同住。垫一层黄月,一层红雨。
离鸾院落,月浸柔天,绿春如湿。钏响荒唐,梦中记起松腕白。
十年清夜吹箫,向垂杨江国。带露敲扉,睡莺花上惊立。
帘影摇镫,肯话我生平疏逸。沉沉小叹,多恐凉蟾听得。
便趁一丝香雾,到高楼西北。冰透相思,余寒尚在衫色。
微波月地,水样流年,浸来都湿。觅影偏逢,凉魂步入花路白。
啼鹃泪尽东风,感离红家国。今夜星前,恨天有个人立。
拾片梨云,算不许玉香遗逸。瞒鹦浅坐,怎被暗愁知得。
千古春怜才子,只沉香亭北。小小山楼,让侬来领空色。
翠楼吟 鹦母为狸奴惊化,紫帆、次香各以词悼之。即两用元韵,兼为雪衣致谢二君也
胆怯昏黄,身愁冷翠,依然葬花旧处。断魂飞不远,料还在秋边庭宇。
三生何许。便此后仙尘,听凭伊去。犹留据。绿衣半角,洗霜吹雨。
欲暮。杨柳楼台,曾唤侬分理,碧云头绪。画阑无影到,向斜月如闻痴语。
华年春树。甚薄命人间,玉笼难住。君知否。婵娟有例,一般风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