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谭嗣同-古诗词网

更新 2023-09-04    浏览 3774

潼关

[近]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译文及注释

终古高云簇(cù)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终古:自古以来。簇:丛聚。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秦岭山脉进去潼关以后就再也不知道何为平坦。
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束:约束。不解平:不知道什么是平坦。解,懂得。

参考资料:

1、季镇淮,冯钟芸,陈贻焮,倪其心选注,历代诗歌选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05,第388页

2、郭彦全,石惟英编著,千首少儿古诗选译,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11,第475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秦岭山脉进去潼关以后就再也不知道何为平坦。

注释
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终古:自古以来。
簇(cù):丛聚。
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
束:约束。
不解平:不知道什么是平坦。
解:懂得。

参考资料:

1、季镇淮,冯钟芸,陈贻焮,倪其心选注,历代诗歌选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05,第388页

2、郭彦全,石惟英编著,千首少儿古诗选译,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11,第475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十四岁时所作,为公元1882年(光绪八年)。此年春,诗人从浏阳起身,往其父亲谭继洵任职地甘肃兰州。途经潼关,诗人被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所深深吸引,由衷唱出了这首赞美之歌。

参考资料:

1、季镇淮,冯钟芸,陈贻焮,倪其心选注,历代诗歌选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05,第388页

2、本书编委会编,清诗观止,学林出版社,2015.08,第263页

赏析

  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马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马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参考资料:

1、艾治平著,历代绝句精华全解,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01,第363页

2、张正吾陈铭主编,近代诗文鉴赏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436-4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