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苏轼-古诗词网
首页
诗词
诗类
诗集
诗人
古籍
首页
/
诗词
/
宋代
/
苏轼
/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
更新 2023-09-04 浏览
4022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
[宋]
苏轼
家山忘了脚腾腾,试作巴谈却解譍。
不为游人问乡里,岂知身是锦城僧。
不见
猜你喜欢
[近]吴金水 偶忆少陵不见诗乃次其韵有寄东遨
[宋]沈遘 次韵和冲卿中秋不见月
[宋]杨万里 书孙公谈圃谈圃载子由为黄白术将举火一猫据炉而溺须臾不见
[明]杨士奇 寻蔡冑不见
[元]刘崧 过顺流口寻归舟不见留寄旷伯逵
[宋]梅尧臣 中秋不见月答永叔
[唐]李建勋 岁暮晚泊,望庐山不见,因怀岳僧呈察判
[清]曾广钧 余傍资水溯流采金遂穷序水之源贪其山水或冒雨陵雪坐卧松泉至数日不返受障气饮毒泉前后历年至戊申夏五又泛洞庭浮沅遍涉辰鼎渐诸水水中大洲率新淤水皆有毒居之者辄病疟余亦染焉客益阳就医六月廿七日日加申见一人杂诸人
[五代]高越 咏鹰(越归南唐初投鄂帅张宣,久不见知,以鹰诗诮之)
[元]赵孟頫 次韵陈无逸中秋月食风雨不见
[唐]孟迟 发蕙风馆遇阴不见九华山有作
[宋]郑刚中 十一月十三日宿东林是日小雨不见庐山戏留绝
[宋]韩琦 中秋不见月
[明]何良俊 盛云浦集客文文水张王屋独不见召旬日后以文水原韵索和书此嘲之
[唐]沈佺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独不见
[宋]赵蕃 真游觅唐舆题诗不见有怀其人八首
[宋]胡寅 仲秋赴伯达浴儿会不见月
[唐]李白 独不见
[宋]杨万里 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
[元]安熙 是春久阙膏泽而连日大风不见天日晚登西皋归而有作
作者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的作品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三槐堂铭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沁园春·孤馆灯青
苏幕遮(咏选仙图)
木兰花令
陌上花三首
醉落魄·离京口作
定风波·雨洗娟娟嫩叶光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浣溪沙·方响
沁园春·情若连环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阳关曲·答李公择
后赤壁赋
自题金山画像
如梦令·题淮山楼
定风波·重阳
教战守策
谒金门·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