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送陈仁和自便东归。陈至上饶之一年,得子甚喜)-辛弃疾-古诗词网
首页
诗词
诗类
诗集
诗人
古籍
首页
/
诗词
/
宋代
/
辛弃疾
/
永遇乐(送陈仁和自便东归。陈至上饶之一年,得子甚喜)
更新 2023-09-04 浏览
675
永遇乐(送陈仁和自便东归。陈至上饶之一年,得子甚喜)
[宋]
辛弃疾
紫陌长安,看花年少,无限歌舞。白发怜君,寻芳较晚,卷地惊风雨。问君知否,鸱夷载酒,不似井瓶身误。细思量,悲欢梦里,觉来总无寻处。
芒鞋竹杖,天教还了,千古玉溪佳句。落魄东归,风流赢得,掌上明珠去。起看清镜,南冠好在,拂了旧时尘土。向君道,云霄万里,这回稳步。
永遇乐
猜你喜欢
[近]梁三苏 永遇乐 纪念采庵师一百周年冥辰
[宋]赵以夫 永遇乐(七夕和刘随如)
[宋]辛弃疾 永遇乐(赋梅雪)
[清]夏孙桐 永遇乐·东坡生日社集,题孙雪居画笠屐图
[金]王哲 永遇乐
[近]单人耘 永遇乐 用稼轩北固亭怀古韵题《黄山图》寄国武、宗亨(一九八二年三月浦镇)
[近]俞律 永遇乐 大胜关怀古
[宋]杨无咎 永遇乐
[清]夏孙桐 永遇乐·赵武灵王箭簇,出邯郸城西铁箭岭
[近]单人耘 永遇乐 再用稼轩《投老空山》韵自遣(一九八六年十一月)
[宋]刘辰翁 永遇乐(余方痛海上元夕之习,邓中甫适和易安词至,遂以其事吊之。)
[宋]柳永 永遇乐(二之二·歇指调)
[近]刘斯奋 永遇乐(1970年)去台山,赴海南就业。寄陈永正
[宋]赵磻老 永遇乐(寿叶枢密)
[近]黄咏雩 永遇乐·金陵怀古
[近]杨雪窗 永遇乐 苏小小墓
[清]周祖同 永遇乐 桃花夫人庙
[清]陆求可 永遇乐(佳人发)
[宋]吴潜 永遇乐(再和)
[明]夏言 永遇乐 题松石遐龄圆,寿宫詹陆俨翁
作者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的作品
水龙吟(爱李延年歌、淳于髡语合为词,庶几高唐、神女、洛神赋之意云)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鹧鸪天·戏题村舍
瑞鹧鸪(京口病中起登连沧观偶成)
鹧鸪天·送人
满江红·汉水东流
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
夜游宫(苦俗客)
杏花天 其四 漫兴作
鹧鸪天·戊午拜复职奉祠之命
生查子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送剑与傅岩叟
婆罗门引(别杜叔高。叔高长於楚词)
千年调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清平乐·村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金菊对芙蓉·远水生光
醉翁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