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沆的诗词,陈沆的作品-古诗词网

陈沆
陈沆(hàng)(1785~1826)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陈沆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清道光二年(1822),任广东省大主考(学政),次年,任清礼部会试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1826)。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1825)。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

送家韵石出宰武宁 其一 (甲申)

[清]陈沆

南山一片云,五色聚日旁。
金枝与玉叶,粲若鸾凤翔。
偶被天风吹,吹飞庐山阳。
地位虽有异,嘉荫在一方。
三日酿霖雨,油然洒江乡。
大德能润物,岂曰非祯祥。
羡君年二十,染笔书天阊。
一朝尹赤县,桓桓佩铜章。
慈云覆百里,郁郁民所望。

秋望有寄(甲申)

[清]陈沆

客里秋逾健,披衣上古台。
夕阳林表灭,飞雨雁边来。
旧事悲王浚,高风缅郭隗。
无穷身世感,寄意白云隈。

题陈惟允画东野游子吟图 其二 (甲申)

[清]陈沆

记得登车倚夕晖,高堂含泪检征衣。
而今衣敝秋风里,尚自长安不忆归。

送家韵石出宰武宁 其三 (甲申)

[清]陈沆

洪州风月窝,遗俗淳且美。
云中五老人,泼眼青如洗。
官贤日多暇,游豫民亦喜。
爱山如爱民,还足资治理。
人归风中弦,吏汲堂下水。
侧闻陶彭泽,种秫有遐轨。
时复饮醇醪,和神洽百里。
倘寄庐山篇,相思终无已。

九日贾东愚师招集万柳堂 其一 (甲申)

[清]陈沆

万柳深深古佛堂,此间风物似江乡。
阁边短塔摇秋水,林表孤鸿送夕阳。
歌舞尚传廉相圃,画图空对己公房⑴。
惊心令节逢重九,笑摘茱黄入佩囊。

九日贾东愚师招集万柳堂 其二 (甲申)

[清]陈沆

主客官閒笑语陪,门生扶杖共登台。
云归草阁遥山失,风捲芦林急雨来。
补柳三春留妙墨⑴,拈花一笑醉深杯。
中峰载酒成陈迹,迢递乡关首重回⑵。

题黄在轩清泛园雅集第二图(甲申)

[清]陈沆

无事不得一日閒,尘容怕见城头山。
高斋十日饱看画,连夜梦落清泠间。
名园近在城南曲,游人裙屐日不足。
黄君好事过髯苏,胜侣重将旧游续。
王宰画笔何淋漓,图成酒气犹满幅(图出王子卿手。)。
红桃白藕三伏前,沈沈夏木六幕圆,静极翻喜闻鸣蝉。
座客满堂思悄然,那知赤日当空悬。
杨柳风吹桑柘烟,远水静听如鸣弦,送来好酒瓜皮船。
咏觞极似兰亭年,楼阁倒影浮前川,不觉已到斜阳天。
如此园林如此客,自恨不得联吟肩。
朅来江亭共倾倒,当筵泼墨成画稿⑴。
青山容有再来缘,祗恐图中人易老。

卢生祠戏题二绝句 其一 (甲申)

[清]陈沆

一枕黄粱梦是真,谁能悟到去来因。
纷纷梦幻无时觉,毕竟先生是醒人。

题陈惟允画东野游子吟图 其一 (甲申)

[清]陈沆

谁云寸草报春晖,苦费慈亲手制衣。
愿拓此图千万本,唤将游子一时归。

送徐海门归蕲水(甲申)

[清]陈沆

我识君归意,高堂白发新。
况今逢歉岁,宁许作游人。
菽水团圞话,琴书落拓身。
自惭行役久,能不念衰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