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沆的诗词,陈沆的作品-古诗词网

陈沆
陈沆(hàng)(1785~1826)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陈沆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清道光二年(1822),任广东省大主考(学政),次年,任清礼部会试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1826)。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1825)。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

雨夜过蔡清夫寓斋纵谈达旦纪之以诗 其一 (甲申)

[清]陈沆

与子共风雨,平生何所思。
各抱异乡感,况怀千岁期。
君家有大隐,积学为人师。
读易折其中,义补先天遗⑴。
一从沧桑后,旧学无人窥。
我昔过乡县,青山如见之。
尔其志复古,清芬方在兹。

雨夜过蔡清夫寓斋纵谈达旦纪之以诗 其二 (甲申)

[清]陈沆

吾邑隐君子,独爱徐岭松。
诗书自怡悦,处困如不穷。
家无一日粮,盎若春在胸。
尔能从之游,奉养无初终。
尊师匪为名,独得正学宗⑴。

雨夜过蔡清夫寓斋纵谈达旦纪之以诗 其三 (甲申)

[清]陈沆

疏食且不饱,苦念他人饥。
缊袍且不煖,常恐人无衣。
抚躬增惭愧,此意岂不痴。
常怀利物想,积此区区私。
设有尺寸阶,空言竟安施。

雨夜过蔡清夫寓斋纵谈达旦纪之以诗 其四 (甲申)

[清]陈沆

士如在闺女,官如治家妇。
女德不能贞,妇道终必苟。
至哉天地性,尔我无异受。
时俗习波靡,吾党慎担负。
清泉与白石,乡里抑何厚。
他日约比邻,千秋以为偶。

卢生祠戏题二绝句 其二 (甲申)

[清]陈沆

梦想三山更五湖,新从世外得真吾。
生来不是封侯相,便过邯郸梦也无。

悯旱(甲申)

[清]陈沆

去年两湖旱,流民困迁徙。
腊前见三白,我农色然喜。
占曰大有年,谁知竟不尔。
五月至六月,乾风日如燬。
大田坼龟兆,白日逢魃鬼。
岂无少沾濡,不救田禾死。
譬如人病羸,一药那遽起。
官府罄玉币,奔走修禳祀。
人神意徬徨,莫测造化理。
夜中起占星,河汉清且瀰。
天田不盈亩,灌溉安用此。
散为雨滂沱,何止润千里。
沈沈洞庭湖,下有老龙子。
龙子睡未醒,习懒不行水。
安能提龙耳,一雨不可止。

次夜复雨寄怀剑峰(甲申)

[清]陈沆

苦忆诗人顾恺之,文章风节两堪师。
新交乍别偏无梦,我辈多情转似痴。
村酒酌来如水薄,客愁生处有灯知。
不堪一样萧萧雨,分作人间两地思。

舆中作(甲申)

[清]陈沆

拥被孤眠梦不平,荒街夜半有鸡声。
仆夫错认月将晓,行过一程天未明。

到永定作 其二 (甲申)

[清]陈沆

行过千村米价昂,堪嗟十室九空仓。
如何此地民无恙,鸡犬都如岁不荒。

答友(甲申)

[清]陈沆

此去二千里,风霜半月过。
路随征雁远,诗比乱山多。
岁俭谙穷味,天寒纵酒魔。
君家梅树下,得句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