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燮的诗词,高燮的作品-古诗词网

高燮,1878-1958.7.23,江苏省金山县张堰乡(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名燮,字时若、吹万,又号寒隐、葩叟、志攘、黄天等。室名吹万楼。与常州钱名山、昆山胡石亭合称“江南三名士”,又与南社台柱柳亚子交往深厚。南社耆宿,主持商兑学会,任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富藏书、嗜古砚。新中国成立后,将所藏捐献给复旦大学图书馆。著有《吹万楼诗集》、《吹万楼文集》、《吹万楼日记节钞》、《读诗札记》、《感旧漫录》、《望江南词》等20余种。他于1958年7月23日在上海逝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挽曰:“南社早蜚声,金山一代英,笔摇清帝鼎,梦绕岳王坟;革命心肠热,攘夷思想新,遗诗千百首,一读一酸辛。”

玉京谣 袁寒云得卞玉京牙印,广征题词,填此寄之(1920庚申)

[清]高燮

亦是沧桑艳,梦影南朝,钤出朱文细。
一捻红牙,恍睹倾城佳丽。
问旧事、风月秦淮,证古佛、庄严妙契。
难重理。
桃花扇底,梅村诗里。
些儿怀袖香温腻。
把芳名,镇粉奁玉几。
三百年来,浮沉流落何地。
认当是、纤手曾亲,到此日、寸痕谁记。
偏遇得,佳士袁丝能喜。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三 (1945乙酉)

[清]高燮

山庐好,安乐可名窝。
绿橘黄橙生树满,白苹红蓼占秋多。
岁月此婆娑。

十六字令 其二 (1936丙子)

[清]高燮

楼。
家住南河河上头。
河头月,都向望中收(南河望月为留溪八景之一。)。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二十五 (1945乙酉)

[清]高燮

山庐好,爱博漫轻夸。
只为惜花宜剔蠹,何妨打草欲惊蛇。
不许去蟠蛙⑴。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三十七 (1945乙酉)

[清]高燮

山庐好,无物不忘机。
洗砚招鱼吞墨饱,曝书遇蠹食仙肥。
他日或能飞。

清平乐 题沈鸿卿临沈周西湖图贺启明昆珠婚礼(1936丙子)

[清]高燮

青庐何处。
西子河边住。
深浅眉痕知几许。
要向湖中鸳侣。
春风双桨湖波。
明明尔我相呼。
一对玉人同照,商量赠个明湖。

竹香子 其二 (1945乙酉)

[清]高燮

煮茗提壶花畔。
修竹梧桐葱茜。
平添童子二三人,顿觉春光满。
境不别仙凡,童叟无须辨。
待他青鬓尽如银,定卜河清见。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三十一 (1945乙酉)

[清]高燮

山庐好,众卉逐光昌。
五月榴花明可照,百年柿树欲争长。
透过屋檐墙⑴。

卜算子 秦淮听孙观宝唱大鼓,以小词赏之(1948戊子)

[清]高燮

唤起秣陵秋,响遏行云度。
清脆莺声沥耳圆,一串珠喉吐。
檀板左轻敲,右击冬冬鼓。
振得全神顾盼时,皓腕频频露。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三十四 (1945乙酉)

[清]高燮

山庐好,物各养其天。
池面曝晴鱼入定,枝头避暑鸟参禅。
莲叶正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