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作战,如果敌人强大、我军弱小,加之敌人初到士气锐盛,我军应当暂且避而不与其正面交战,等敌人疲惫困顿时再进攻,就能取得胜利。诚如兵法所说:“要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到敌人松懈气势衰减退归之时再攻打它。”
东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凉州叛乱者王国率军围攻陈仓,朝廷命以皇甫嵩为左将军率兵前往讨伐他。前将军董卓建议尽快发动进攻,但皇甫嵩说:“百战百胜,也不如不战而使敌人屈服为好。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先创造条件以使自己不被敌人所战胜,而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所战胜的时机。陈仓虽然是一座小城,但城防坚固且防守严密,是不容易被攻克的。王国兵力虽强,但因攻城不下,其部队必然疲惫松懈,乘其疲惫松懈之时再进击之,这才是取得全胜之策。”王国久攻坚城不下,部众已经疲惫不堪,便撤围而退。皇甫嵩下令进兵实施追击,但董卓竟反对说:“不可以追击。因为兵法上说了,对陷入绝境而拚死挣扎的‘穷寇’不要追击不舍,对保存实力而退回本国的‘归众’不要过分逼迫。现在我们要追击的王国部队,正是逼迫的‘归众’,追击的‘穷寇’呀!”皇甫嵩反驳说:“你说的不对。开始我不主张出兵进击,是为了避开敌人的锐气;现在我们要追击它,是等到了敌人力疲气衰的时候。因此,我们所追击的是疲困之师,而不是归国之众。况且王国在逃,兵无斗志。我们以严整有序之军所追击的是溃乱之敌,并不是陷入绝境而拚死挣扎的‘穷寇’。”于是,皇甫嵩独自率军实施猛烈追击,结果大败敌军。董卓因此而有惭愧之色。
凡战,若敌强我弱,敌初来气锐,我之势弱,难以相持,且当避之,伺其疲敝而击之,则胜。法曰:“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汉灵帝中平六年,凉州贼王国围陈仓,以皇甫嵩讨之。董卓请速进,嵩曰:“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之。是以善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陈仓虽小,城〔守〕固备,未易拔。王国虽强,攻陈仓不下,其众必疲,疲而击之,全胜之道也。”国攻之,终不拔,其众疲敝解去。嵩进兵追击之。卓曰:“〔不可。兵法:〕穷寇勿迫,归众勿遏。”嵩曰:“不然。〔前吾不击,避其锐也;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疲师,非归众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乱,非穷寇也。〕”遂独追击而破之。卓由是有惭色。